<ul id="8ie0k"></ul>
  • <ul id="8ie0k"><acronym id="8ie0k"></acronym></ul>
  • 作者:劉桂菊 任慶帥 張慧杰 來源: 發布時間:2022-11-1 22:59:8
    兩院院士鄭哲敏:
    愛國情懷是科學研究的重要動機

       2013年1月,北京人民大會堂。我國著名力學家、中國爆炸力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哲敏獲頒2012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證書。接過證書,鄭哲敏莊重地說:“有了這份名,就有了這份責任。我這么大年紀了,還能盡到多少責任?所以有點欠了什么完不成的感覺。”

       上世紀50年代,鄭哲敏告別他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導師錢學森,毅然回到成立不久的新中國。歸國60余年,鄭哲敏扎根科研一線,堅持為國家需求而科研,秉承錢學森“工程科學”思想,以敢為人先、銳意創新的科學精神,瞄準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解決了一系列國家重大工程建設的核心難題,為推動我國力學事業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愛黨愛國的典范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百廢待興、百業待舉,科技基礎十分薄弱,國家經濟與國防建設面臨嚴峻形勢。

       1955年2月21日,滿懷報國赤子之心的鄭哲敏結束了在美國6年半的求學之路,從深圳入境,踏上祖國的土地。在 《回國留學生工作分配登記表》中,鄭哲敏這樣寫道:“回國本是一貫的主張。我們之所以獲得教育,直接或間接的是由于全國人民的勞動,因此回國服務是不可推辭的責任。同時一個人如果不是在為群眾的利益工作,那么生活便失去了意義。”

       “回去后一定要致力研究國家實際需求的問題”,這是回國前已經被美國政府軟禁的錢學森對鄭哲敏的叮囑。鄭哲敏牢記于心,將其作為踐行科技報國使命的重要指引。

       1956年1月,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力學所)成立,鄭哲敏成為首批科研人員。當時,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黨中央果斷地作出獨立自主研制“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但在相關研制過程中,由于加工工藝落后,很多形狀特殊的關鍵零件很難制造出來。于是,鄭哲敏提出一個大膽設想:既然爆炸能夠在瞬間產生巨大的沖擊力,何不把需要的零件“炸”出來?

       1960年初,在力學所籃球場上的一場爆炸實驗中,一片薄薄的鐵板被炸成了一個小碗。錢學森興奮不已,說:“別看這個零件小,但這項技術大有前途。”爆炸成形技術小試成功后,團隊決定馬上投入生產,于是鄭哲敏來到北京汽車制造廠。可想要掌控爆炸的力量談何容易,一聲巨響過后,制造汽車的鋼板像塊布一樣被炸得稀巴爛,根本達不到設計精度要求,鄭哲敏被廠方“請”了出去。

       這次的失敗沒有讓鄭哲敏就此止步,他意識到找出工程技術的內在規律是工程科學研究的關鍵環節,不可忽視。經過大量的理論和實驗研究,他最終成功闡明了爆炸成形的機理和模型律,發展了一門新的力學分支學科——爆炸力學。

       鄭哲敏正是利用爆炸成形的辦法解決了火箭噴管的加工難題,生產出技術要求很高的火箭零部件,解決了當時我國航天事業的重要難題。如今,中國爆炸力學研究已走在世界前列。

       “愛國的心情是科學研究的唯一動機。”2010年,在力學所召開的“答錢學森之問”報告會上,鄭哲敏這樣說道。他正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個赤子的強國夢。

     

    引領中國力學發展

     

       2008年,已經84歲高齡的鄭哲敏在飛往澳大利亞的飛機上隨身帶了一個吸氧機,以防身體不適。他此行是要參加第22屆世界力學家大會(ICTAM)。正是在這次大會上,中國力學學會成功申辦2012年第23屆ICTAM,這對于鄭哲敏以及中國力學界都有重要意義。

       早在1988年,時任中國力學學會理事長的鄭哲敏就在第17屆ICTAM上作了申辦第18屆ICTAM的報告。雖然那一次沒能成功申辦,但卻為今后的申辦積累了寶貴經驗。經過20年的不懈努力,這一次中國力學學會的申辦報告通過了層層審核,最終促成了被譽為“國際力學界的奧林匹克大會”的ICTAM在北京召開,成為中國力學全面走向世界的新里程碑,翻開了中國力學發展的新篇章。

       “他的學術成就非常高,從不局限于某一個領域”“他是一位戰略科學家,總是比別人看得更深一些、更遠一些”……這些都是鄭哲敏的學生和同事對他的評價。而鄭哲敏卻表示:“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想為國家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

       多年來,鄭哲敏一直積極倡導、組織和參與我國國民經濟所急需的能源、海洋、材料、環境等多個領域的研究工作。

       “錢學森先生曾對我說,你做這個問題要想到后面更大的問題是什么。這對我的影響很大,就是說不要把眼光只局限在眼前的‘小’問題上。”這是鄭哲敏一直堅持的治學信條。在他的倡導組織下,我國建立和發展了災害力學、環境力學、海洋工程、熱彈性力學、水彈性力學等多個力學分支學科或領域。

       “科學院不抓基礎研究是站不住腳的。”這是鄭哲敏一向堅持的觀點。經過多年醞釀和準備,1988年6月,力學所成立中科院非線性連續介質力學開放研究實驗室,這也正是后來的非線性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鄭哲敏擔任首任實驗室主任。2010年,實驗室在科技部數理領域的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中榮獲“優秀”。

     

    注重科技人才培養

     

       鄭哲敏曾說:“我很慶幸自己在成長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好的老師,他們對我一生都起到了極其重要的影響,我希望自己對學生也能這樣。”

       鄭哲敏在實驗室多次表示,他辦公室的門永遠敞開著,歡迎學生們進來討論問題,述說煩惱也可以。他的辦公室里經常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椅子,都是大家搬來同他討論學術問題后遺忘在這里的。鄭哲敏一直堅持指導學生,2010年,他因呼吸道疾病住院待查,于是便將學生的論文帶到病房修改,甚至把學生叫到病床前討論問題。

       鄭哲敏堅持對科學的“純粹”,多次呼吁盡快給青年科研人員減壓,把他們從煩躁、浮躁的“包圍圈”中解放出來。他表示,“各種評獎評審、項目申請等,把人搞得很浮躁,東迎西迎,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年輕人急功近利、不能沉下心來,必然影響到他們開展科學研究和從事科研的決心。”

       鄭哲敏先后培養碩博研究生近50名,多數已成為各自單位的學術帶頭人和骨干人才,為我國力學領域培養了眾多具有奮斗精神和團隊意識的優秀青年。

     

    關注青年人思想建設

     

       鄭哲敏一直高度重視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建設。2016年,為搭建思想陣地,力學所黨委創辦黨刊《協力》,鄭哲敏親自題寫刊名并多次撰稿,大力支持黨刊建設。

       2016年,力學所黨委策劃了鄭哲敏與青年科技工作者“科研與成長”沙龍系列活動,兩年時間里共組織了8期活動。活動中,鄭哲敏以深厚的科研經歷、社會閱歷,啟發青年科研人員關注科學和社會的基本問題。針對學術界出現的不正之風,他在科研道德規范座談會上痛斥學術不端行為,鼓勵青年人勇攀高峰,強調科研工作者要做“有用的研究”,要做“流汗的工作”,要以解決國民經濟中的重大問題為己任。

       2021年8月25日,鄭哲敏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他以光輝的一生,譜寫了一首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壯麗詩篇,為中國力學事業留下了一座豐碑。■

    (作者單位: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2022年10月刊 人物)
    發E-mail給:      
    | 打印 | 評論 |
    日韩精品无码永久免费网站|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国产午夜精品1区2区3福利| 99热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夜间视频香蕉|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vr|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最新露脸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这里只精品热免费99|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爽爽精品dvd蜜桃成熟时电影院|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观看| 精品av天堂毛片久久久|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嫩草影院|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秒播 |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综合|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少妇人妻AV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专区第1集|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又大又粗| 97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91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小辣椒福利视频精品导航|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国产精品自在拍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 久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av片俺去也| 69pao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国产精品99久久| 九九热这里只有在线精品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