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為了項目設計經常加班熬夜的小沈突然感到胃痛、胃漲、反酸,到醫院后按醫生建議做了常規胃鏡檢查,前幾天,醫生又讓他做一次超聲內鏡檢查。小沈很困惑,“不是做了胃鏡檢查了嗎?為什么還要做超聲內鏡呢?”
究竟什么是超聲內鏡,它與常規的胃鏡有什么不同?什么情況下要做超聲內鏡呢?為此,我們采訪了海軍軍醫大學(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消化內鏡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超聲內鏡學組組長,上海市消化內鏡學會主任委員金震東教授。
超聲與內鏡的合體
電話那頭,遠在青海省西寧的金震東教授剛剛做完一例超聲內鏡。上世紀90年代初,金震東就開始做超聲內鏡,到現在已經做了二十多年。
在他看來,近幾年,超聲內鏡臨床應用在我國呈現爆發式增長。據來自國家衛生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超聲內鏡檢查治療19.6萬例,其中超聲內鏡的核心技術介入性超聲內鏡1.1萬例。而且這一數字每年都在增加,預計2017年全年,全國超聲內鏡檢查治療將達30萬例。他所在的長海醫院每年做超聲內鏡檢查治療4000多例,其中介入性超聲內鏡每年500多例。他個人一年要做600多例超聲內鏡檢查治療,其中介入性超聲內鏡300多例。
超聲內鏡檢查治療的快速增長與超聲內鏡技術的特性有關。金震東告訴記者,超聲內鏡不同于普通內鏡,超聲內鏡是一種集超聲波與內鏡檢查為一體的醫療設備,它將微型高頻超聲探頭安置在內鏡前端,當內鏡進入胃腔后,在內鏡直接觀察腔內形態的同時,又可進行超聲掃描,以獲得管道壁各層次的組織學特征及周圍鄰近臟器的超聲圖像。
超聲內鏡技術分兩種,一種是診斷性超聲內鏡,一種是介入性超聲內鏡。在超聲內鏡技術誕生前,對于腹腔深度病變的檢查診斷往往缺乏既精確又損失小的方法。比如,患者腹腔中如果長了病灶,過去,醫生只能通過體表超聲,皮下進行穿刺來檢查,會對患者身體造成損傷;現在醫生可以通過超聲內鏡來穿刺檢查。
可以說超聲內鏡取代了體表超聲和在CT引導下對腹腔的深度病變的檢查診斷。而且,借助超聲內鏡治療,替代了以前很多傳統手術。比如胰腺有個囊腫,以前傳統的方法是手術開刀,現在則可以實施超聲內鏡引導下經胃胰腺囊腫引流術。還有圍繞胰腺癌的疼痛、神經節阻滯的治療也可以由超聲內鏡來實施。
讓胃癌無處遁形
在金震東看來,超聲內鏡在胃癌診斷中廣泛應用,并起著關鍵的作用。胃部超聲內鏡在整個超聲內鏡應用中占較大比例。2012年,我國19.6萬例超聲內鏡檢查治療中,胃部超聲內鏡檢查治療至少10萬例。超聲內鏡在胃病中的診斷應用主要包括:胃隆起性病灶、胃黏膜下病灶、胃癌的分層、胃癌早期切除、胃癌周圍有沒有淋巴,還有一些疑難的胃病癥候的診斷。
嚴格意義上講,超聲內鏡是診斷早期胃癌是否需要切除的唯一選擇。在國外,所有的胃癌做分期評價都需要依靠超聲內鏡。
金震東告訴《科學新聞》,胃癌大部分是通過胃鏡發現的,比如有的胃癌潰瘍很深,通過常規胃鏡、膠囊胃鏡就可以直觀看到,判斷病情。但針對一些并不明顯的早期糜爛,單一靠胃鏡觀察就有困難。這時主要通過兩種方式進一步診斷,一種是通過放大內鏡和NBI成像、染色等等技術來檢查;另一種就是通過超聲內鏡來診斷腫瘤侵犯的深度,如果沒有侵犯到胃黏膜下層,就可以在內鏡下治療,如果腫瘤侵犯較深,就要手術開刀治療。
無論是本應鏡下治療的,被手術切除,還是本應手術切除的,被鏡下治療,對患者來說都是難以承受的巨大傷痛。而超聲內鏡卻可以精準地為胃癌做分期評價,有效地指導胃癌治療。
據文獻報道超聲內鏡對于胃癌的浸潤深度和淋巴結轉移的預判準確率分別達70%~88%和65%~77%。對于胃黏膜和黏膜下腫物,通過超聲內鏡可以準確地判斷腫瘤的位置和起源層次,對黏膜下腫瘤的早期診斷,以及相應的內鏡下治療方案制定有重要意義。因此金震東建議,所有的胃癌患者,在情況允許的情況下,術前都要進行超聲內鏡檢查,明確臨床分期情況。
呼喚技術規范與人才培養
自國家衛生部規定腫瘤的放療化療必須要有病理依據后,超聲內鏡檢查治療的臨床應用逐年增加,因為對于一些部位的腫瘤病理診斷靠傳統方法無法做到,必須依靠超聲內鏡。
但超聲內鏡檢查治療也面臨著技術規范和人才短缺的問題。10年前就編寫《消化超聲內鏡學》教材的金震東告訴記者,目前我國醫療消化內鏡領域還沒有針對超聲內鏡完整的共識意見,雖然去年在其牽頭下發布了《中國超聲內鏡穿刺指南》,但這個指南是針對介入性超聲內鏡的,在診斷性超聲內鏡方面還沒有指南。由于超聲內鏡技術對于醫生和患者來說都有一定的風險,所以出臺相應的指南,強調技術規范是必要的。
此外,在超聲內鏡專科醫生的人才培養上,也要加大力度。因為超聲內鏡檢查治療是極為精細的技術,特別是其中的介入性超聲內鏡技術更是難度極高。因為要做好介入性超聲內鏡不僅要熟練掌握超聲內鏡的解剖學操控技術,還要熟練掌握經內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術(ERCP)。由于這一技術操作難度高、技巧性強、培訓困難,所以能獨立操作的醫生并不多。即使在長海醫院這樣具備超聲內鏡技術實力的三甲醫院,每年500例介入性超聲內鏡中300多例都是由金震東親自完成。
在金震東看來,隨著我國胃癌檢出率的提高以及胃癌年輕化的趨勢加重,更應該加強超聲內鏡技術規范,培養更多的能熟練操作超聲內鏡的專科醫生,為抗擊胃癌提供強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