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ie0k"></ul>
  • <ul id="8ie0k"><acronym id="8ie0k"></acronym></ul>
  • 作者:吳廖/整理 來源: 發布時間:2017-3-15 20:47:50
    百名科學網博主建言中科院
     
    2011年是國家“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中國科學院“創新2020”啟動實施之年。
     
    2011年5月4日至2011年8月20日,由中科院、人民日報社、光明日報社、經濟日報社、科技日報社、中國青年報社主辦,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科學網承辦的“國家的科學院,人民的科學家——我心中的中國科學院”征文活動面向社會廣泛征集投稿。
     
    科學網作為全球第一華人科學社區,承擔了重要的網絡征文任務,并成為高質量稿件的來源地,一百多名科學網博主通過科學網發布并投遞了多篇有深度有思想的征文,吸引了來自社會各界對中國科技和中科院發展的關注。
     
    征文掀起科學熱潮
     
    “國家的科學院,人民的科學家——我心中的中國科學院”網絡征文活動利用科學網等重要網絡平臺,先后共收到投稿1381篇,經審核后發布稿件1085篇。
     
    這些作品不僅來自資深院士、知名學者、一線研究人員,還來自高校教師及在讀的本科生甚至中學生。
     
    本次征文活動,旨在吸引社會各界特別是關心中國科技和中科院發展的科技、教育界人士,圍繞“建言未來發展、分析當前態勢、再現優良傳統”這一主線,暢所欲言,集思廣益,凝心聚力,共促中科院新時期的整體跨越發展。
     
    所有中科院在職職工、曾經在中科院工作和學習過的院友,關注中國科技和中科院發展的海內外人士,以及青年學生等,均可圍繞“國家的科學院,人民的科學家”這一主題投稿。
     
    從搜集到的征文內容分類看,建言類文章約40%,其余為頌揚類、回顧類和人物事跡類,體現了“建言未來發展、分析現實態勢、再現優良傳統”這一活動主線;從來源看,院外作者接近一半,其中海外作者撰文27篇,質量很高,體現了此次活動的開放性。
     
    其中,在院外作者中,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方錦清一人投稿達到16篇,幾乎每篇都觀點犀利、見解獨特;在院內作者中,中科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原副所長陳子才一人投稿達26篇,記下了他多年來在科學院工作的真實感悟;在海外投稿者中,美國地質學家、中科院外籍院士郎尼·湯姆森作為“老外”,成了征文活動中的“花邊”新聞。
     
    百名博主建言獻策
     
    科學網擁有全球最大的華人科學社區,其博客頻道的博主大多來自于海內外的科技與教育界,十分關心我國科技事業的騰飛與中科院的未來發展。
     
    此次征文活動為他們提供了建言獻策的平臺。征文期間,一百多名科學網博主通過科學網發布并投遞了多篇有深度有思想的征文,其中武夷山、王鴻飛、王錚、王茂章、吳寶俊、李永丹、黃秀清等多位博主在最終的評選活動中獲獎并受邀在頒獎大會上發言。
     
    博主王鴻飛在《科學網民間科學家心中的中國科學院》一文中指出:“如果中國科學院要更上一層樓,則還有更多的障礙需要克服,更多的路需要走。尤其是在國內高校推廣建設研究型大學的競爭環境下,很多科學院研究所具有的傳統研究優勢的領域都面臨激烈的人才和資源的競爭。如何在競爭中保持卓越和進一步發展,這些都是中國科學院目前和今后面臨的最大的挑戰。”
     
    博主武夷山在《院外人士進一言》一文中建議:“我個人以為,中科院總體上應該屬于使命導向的國立科研機構,而不屬于自由探索的科研組織。因此,中科院應該更自覺地以解決或幫助解決國計民生中的關鍵技術難題為己任。那么,機構設置、資源分配、人才培養、考核評估等等,都得做出必要的調整。”
     
    早在1958年就進入中科院工作的博主王茂章也提出了他所提倡的幾“多”幾“少”:管理服務多點,各級官員少點;公開透明多點,獨斷專行少點;務實研究更多點,老板掮客少點;平衡發展多點,馬太效應少點;人才宜居環境多點,近親繁殖關系少點。
     
    此外,博主李永丹的《誠邀院士走下神壇》、博主馮用軍的《聯名呼吁中國科學院重建人文社會科學部》、博主王錚的《沒有民主就沒有科學院》、博主蔣高明的《中國科學院應重塑科學精神》、博主黃秀清的《中國科學院需要六個反思》等,均在評選活動中獲獎并引發了科技界的廣泛討論。
     
    網友走進中科院
     
    為增進社會各界對中科院的了解,本次征文活動也特別舉辦了“網友走進中科院”系列活動,面向社會征集有興趣了解科研院所的網友“走進中科院”。
     
    科學網作為“網友走進中科院”活動的征集網站,征集了多名科教界網友參與了這項活動。參觀行程中包括中科院各研究單位的“看家法寶”,探月工程運控、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等都在行程之列。陳和生、崔向群、郭華東、趙振、羅小安等專家以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上海光源、遙感飛機等為例,揭秘中國大科學裝置,吸引了眾多網友的關注。
     
    此次活動受到了網友的高度評價,活動結束后,黃安年等多名網友興奮地在科學網上曬出自己在中科院各院所的所見所感。
     
    在參觀原中科院遙感應用研究所(現為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的遙感科學知識長廊時,黃安年以三篇博客的篇幅展示了遙感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成果,“遙感技術于國計民生和現代化工農業,現代化國防與安全是不可或缺的”,他寫道。
     
    博主王運武在參觀了高性能計算集群、數學院圖書館、華羅庚紀念室、機器人、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后,在博文中感慨道:“中國的科研實力正在逐漸增強,有些研究成果已經達到或接近世界領先水平。尤其是高能所的正負電子對撞機,為高能物理研究提供了先進的試驗環境,為科研人員提供了先進的物質基礎。數篇《自然》《科學》論文,正在彰顯著我國科研水平的日益提高。”
     
    同時,他還寫道,我“所接觸的中科院研究人員,具有飽滿的激情和勇攀科研高峰的責任感,在進行高端科學研究的同時,不忘將最新研究成果應用于社會實踐,推動社會和人類的發展”。
     
    從百名博主為中科院發展建言獻策,到網友“走進中國科學院”,中國的一流科研機構正在依靠科學網等網絡平臺,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走近熱愛科學、關注科技發展的公眾;與此同時,來自社會各界的智力資源也在這些平臺中集聚起來,為中國科技事業的發展建言獻策。■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2017年2月刊 回響)
    發E-mail給:      
    | 打印 | 評論 |
    四库影院永久在线精品| 老汉精品免费AV在线播放| 一区国产传媒国产精品| 国产系列高清精品第一页|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 香蕉视频国产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二区99| 亚洲精品成人网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jazzjazz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99热在线精品国产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福利网站| 2021国产成人精品国产| 99国产精品热久久久久久夜夜嗨|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秋霞| 国产精品不卡在线| 日韩精品福利片午夜免费观着| 182tv午夜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牛牛app| 国内久久精品视频| 九九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 久久一区二区精品综合|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影院| 国产精品jlzz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浪潮AV| 99久热任我爽精品视频| 2021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狼人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入口| 黑人巨大精品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