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斯德哥爾摩卡羅林斯卡研究所訪問教授、外科醫生Paolo Macchiarini最近真的有點煩。
他曾開創性地用干細胞培育出人造氣管,并對患者進行手術移植,可在獲得國際贊譽的同時卻意外地招來嚴厲的批評:這位醫生不得不面臨著有關行為不端的反復調查。
指控白熱化
作為著名的胸外科醫生,開發旨在幫助氣管受到癌癥、外傷或出生缺陷損壞的患者的技術曾深深吸引著Macchiarini。
他所在的研究小組設計出了一種高分子聚合物,利用患者的干細胞建造了一種氣管替代物。他們希望干細胞能在支架上生長,并最終發育出一個活氣管。
2010年,Macchiarini因對由于癌癥,損傷或先天缺陷造成氣管損傷的患者進行開創性的人造氣管手術移植而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之后,他便受聘于卡羅林斯卡研究所。
在卡羅林斯卡研究所,Macchiarini進一步發展了這一技術:3個病人接受了由干細胞培養出的聚合物支架構成的人工氣管移植。
但是自從2011年Macchiarini及其合作者在《柳葉刀》上發表了一篇相關研究的論文,一切就開始變得不同了。
在這篇論文中,作者指出手術5個月后,接受氣管移植手術的患者(一位36歲的研究生)沒有出現并發癥,而且出現了早期的組織生長跡象。這直接成為后來使他受到質疑和控訴的“把柄”。
一些科學家對那些細胞能否像Macchiarini希望的那樣生長提出了質疑,同時他們還指責這篇論文沒有完全描述病人的命運:第一位病人在手術后生存了兩年半;第二位病人在接受移植的幾個月后死亡,而其死因從未被公開;第三位病人自2012年8月接受移植起,一直在卡羅林斯卡研究所處于重癥監護中。
2014年6月,比利時UZ Leuven 醫院外科醫生Pierre Delaere向卡羅林斯卡研究所投訴,指責Macchiarini提出的再生氣管是不可能的。而同時他自己也開發出了一種替代受損氣管的不同方法。
2014年6月和8月,4位卡羅林斯卡研究所及其附屬機構卡羅林斯卡大學醫院的研究人員也提出訴訟。
他們中的3位是Macchiarini這篇研究論文的共同作者,他們覺得Macchiarini欺騙了他們。他們聲稱這篇論文對病人狀況的描述漏掉了并發癥,而且醫療記錄證實并未有關于移植物在病人體內生長的正面描述。他們還就關于上述技術的一項動物研究所報告的結果提出質疑,并且引發了關于Macchiarini是否為手術獲得倫理許可的問題。
調查,再調查
卡羅林斯卡研究所一接到投訴,立即開始著手調查。
Delaere的投訴是由卡羅林斯卡研究所倫理委員會接手處理的。倫理委員會于今年4月結束的調查指出,Macchiarini的問題屬于“科學哲學類而不是學術倫理類”范疇,倫理委員會并未發現任何學術不端行為的證據。
對倫理委員會的調查結果,Delaere表示非常不滿,稱對如此不公正的行為感到震驚。
為回應這些訴訟,卡羅林斯卡研究所委任烏普薩拉大學外科學榮譽教授Bengt Gerdin獨立調查此次事件。
通過檢查有關患者的6篇論文和1篇動物實驗論文,Gerdin發現了“對事實的一系列歪曲,導致讀者對相關技術的成功出現錯誤印象”。今年5月,Gerdin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可用的醫療記錄和發表的結果之間有顯著差異,并且這些差異構成了不端行為。
在針對指控的最初書面回應中,Macchiarini否認存在不端行為,并表示“我們從未也從來不會操縱數據”。
Macchiarini招募的卡羅林斯卡研究所助理教授Philipp Jungebluth也主張所有受質疑的論文都是正確的。但Jungebluth和Macchiarini均表示在論文被接受后出現的并發癥與論文并不相關,因為文章主要是提供一個臨床快照。
Jungebluth稱,盡管出現并發癥,但病人在移植手術后狀態良好,其中一個病人不僅完成了自己的學業,并擁有了第二個孩子。“所有接受人造氣管移植的患者都是復雜的醫學病例,他們已經沒有其他選擇,而且,移植術后的并發癥也在意料之中。”Jungebluth說。
對于4位卡羅林斯卡研究所及其附屬機構卡羅林斯卡大學醫院的研究人員質疑Macchiarini進行手術是否獲得倫理審查委員會的授權,Gerdin表示,這類行為應屬于瑞典衛生保健法的范疇,而非學術不端領域,因此他并未評定何種許可是必須的。但瑞典醫藥產品管理局日前已將該案例提交給檢察官。
Gerdin的報告指出,Macchiarini應承擔學術不端行為的首要責任。但是在其報告之后,Macchiarini和其他人提交了超過千頁的附加文檔以為自己“洗刷罪名”。
卡羅林斯卡研究所副所長Anders Hamsten認為,Macchiarini的反駁以及由瑞典之外的醫生已治療的一些病人提供的額外證詞,讓他相信Gerdin的結論是錯誤的。
“從大學方面來看,我們對Gerdin這份報告的嚴謹和結構有非常深刻的印象。”Hamsten說,“但是在那個時間點上,他沒有包含所有的相關信息。”許多的附加信息由于病人的保密原則尚未公開。
Gerdin認為,他還沒有閱讀新的文件,但是在他調查期間,Macchiarini和卡羅林斯卡研究所應該與之配合,而不是拖延。如果最終的結論是建立在僅僅對卡羅林斯卡研究所官員適用的文件基礎之上,那么進行獨立審查“是一個毫無意義的過程”,Gerdin說。而Macchiarini則表示當時他沒有獲得所有的材料,他認為Gerdin將會追查自己。
不過Hamsten承認,在卡羅林斯卡研究所,Macchiarini應該有所有可用的數據。
“良好的科研實踐要求所有的文檔都應該匯集在一個地方。”他說。Macchiarini的工作“在各方面都不符合大學的高質量標準”,這是一個原因,Hamsten說。卡羅林斯卡研究所將要求Macchiarini提交研究論文中正在討論的幾個問題的勘誤表;然而Macchiarini卻認為勘誤表沒什么必要,最終的決定還取決于所涉及到的期刊。
最終定論
氣管外科醫生Paolo Macchiarini一些開創性的工作可能是存在缺陷的,但這并不構成學術不端行為。這是卡羅林斯卡研究所在完成對Macchiarini第二階段的調查研究之后得出的結論。
雖然卡羅林斯卡研究所認為,在某些情況下Macchiarini的行為“沒有應有的關懷”,但是對于8月28日由副所長Hamsten宣布的這項決定,Macchiarini認為是正確的。
“我和我的團隊沒有犯任何錯。”他說,“我們既沒有偽造任何事情,也沒有美化或保留什么。”
即便遭到種種質疑和控訴,Macchiarini仍然希望進一步發展他的技術,但是在9名患者接受移植手術之后,俄羅斯克拉斯諾達爾醫院的一項臨床試驗已被暫停。“我們正在努力改善這項技術。”他說,“一旦它得到改善,我們將繼續開展試驗。”
但是該事件一出,終究對Macchiarini及其研究造成了不利的影響。位于美國馬薩諸塞州的哈佛裝置再生技術公司幫助開發了卡羅林斯卡研究所移植手術中所使用的支架,不過,他們稱2014年已經停止了與Macchiarini的共同合作。該公司計劃于2016年啟動一項與美國合作者開發第二代支架的臨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