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區域海水養殖與海洋捕撈變化特征分析(1990—2015年)
【摘要】:近幾十年來,黃海漁業資源的開發利用得到了飛速發展。作為重要的海水養殖以及海洋捕撈區域,黃海海洋生態系統為全國提供了豐富的海產品。本研究首次采用海洋供給服務評估方法研究黃海區域養殖生產和捕撈生產的物質量及價值量變化情況,結果表明:1990—2015年,黃海區域海水養殖物質量和價值量持續上升,2015年養殖物質量(883.1萬t)比1990年(103.6萬t)上升了752.4%,價值量則從130.1億元上升至1 834.4億元。與此同時,海洋捕撈物質量和價值量則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在2000年達到頂峰(530.7萬t,2 772.3億元)后均有所下降。海水養殖價值量百分比組成變化十分顯著,由最初的貝類和蝦蟹類為主變為貝類(45.8%)和其他類(32.8%)為主。海洋捕撈價值量中其他類和頭足類的比例也在不斷增加,2015年增至24.9%,僅次于魚類的捕撈價值量。黃海區域漁業利用變化情況與全球氣候改變、近岸水域環境受污染嚴重以及各類養殖技術快速發展等密不可分。本研究期望通過海洋供給服務評估分析為黃海區域漁業資源利用管理以及可持續發展提供一定的科學基礎。